近年來,隨著消費者收入的積累和消費需求的升級,中國高級定制行業發展迅速。尤其在彭麗媛身著民族品牌定制服裝出訪獲得全球好評后,國內自有服裝品牌定制市場熱度被引爆。
然而,盡管這一產業目前處于發展快車道,但多名業內人士指出,中國的高級定制行業仍存在多項短板,民族品牌很難獲得國際認可,未來需要進一步提升產品品質,塑造品牌個性,引入成熟的商業機制,增加資本投入,以實現產業化發展。
高定中國市場井噴
2015年10月,彭麗媛陪同習近平主席出訪英國,她的著裝再次獲得“高雅、迷人”的稱贊。這不僅捧紅了中國“例外”和“無用”兩個高端設計師服裝品牌,也將原本小眾的“高定”概念推到服裝界的前沿。
隨著我國經濟發展以及中國品牌與設計師的持續積累,中國本土定制產業也在近幾年開始崛起。由于人們生活水平和經濟能力的提高,對于奢侈品的消費觀念也發生了改變,高定的消費群體不再局限于演藝明星和社會名流,高凈值精英人群也加入其中。
曾有報道稱,“高級定制”目前在中國已經幾乎遍地開花,僅北京號稱高級定制的品牌和工作室便有上千家。
財富品質研究院院長周婷稱,我國的高端群體在2012年就已經開始出現“生活方式全面定制化”的趨勢,內容包括服裝服飾、箱包鞋子乃至家庭生活和子女教育等。從原來的追求Logo到選擇去Logo再到選擇定制——正是由于高端消費者的消費觀念出現了這樣巨大的變化,這是整體消費升級的變化,直接推動了定制產業的發展。
“有意思的是,在互聯網和大數據運用進入行業后,2014年起涌現了一大批做定制的初創型企業,他們以定制為概念,用互聯網化的手段,發展速度特別快。”周婷提到,“只是中國服裝(26.54, 0.04, 0.15%)定制行業要想真正發展起來,首先要解決的問題就是商業模式的創新拓展,特別是要利用好現在的互聯網和大數據背景,從本質上說也就是客源的問題。”
從某男士服裝O2O定制網站上看到,消費者通過其網站或官方微信賬號預約專人上門量體定制,當場在給定范圍內選擇面料、款式、配飾等細節,只需21天就能拿到專屬定制服裝。